2010年7月26日 星期一

阿凡達藝術家動漫展揭秘影片創作過程

7月23日,參與《阿凡達》製作的藝術家在聖地亞哥國際動漫展上分享自己的創作過程。圖為《阿凡達》製作總監、2010年奧斯卡得主斯壯伯格(Stromberg)(右)和《阿凡達》首席形象設計師奈威爾‧佩吉(Neville Page)。(攝影:李健/大紀元)
    7月22日揭幕的聖地亞哥國際動漫展(Comic-Con International)吸引了世界各地的12萬多名藝術家和動漫迷,成了不折不扣的大眾文化的盛大節日。好萊塢各路製片人、導演不肯錯過這個難逢的機會,紛紛攜新片亮相。惹得《聖地亞哥聯合論壇報》的專欄漫畫家史蒂夫‧布林(Steve Breen)不滿,創作漫畫一幅,登在25日的該報評論版。

    畫面上一位電視記者在漫展現場採訪一個彪形大漢。記者問:「您是否覺得動漫展變得太好萊塢了?」大漢支吾道:「也許吧……」「那麼您是……」記者問。「我是安吉麗娜‧裘莉的七個保鏢之一。」女星安吉麗娜‧裘莉(Angelina Jolie)23日來此宣傳反諜驚悚動作新片《鹽》(Salt),如果看到這幅漫畫,不知作何感想。

    雖然很多電影電視劇組與漫畫沒什麼瓜葛,純粹是借動漫展人氣做自我宣傳,但《阿凡達》創作團隊的到來卻名正言順。這部席捲全球票房的巨片,大量利用三維動畫,從環境到人物均是虛擬,和動畫片是嫡親,對漫畫而言也是嫡傳。
和其他劇組的自我宣傳相比,《阿凡達》這次簡直可以算是無私奉獻了。參與影片核心設計的四位頂尖藝術家將創作思路、過程和技巧和盤托出,有心的觀眾甚至可以照葫蘆畫瓢,開始自己的電影之路了。
聖地亞哥國際動漫展(Comic-Con)現場展出的《阿凡達》中的納美人形象。
    這四位藝術家是:《阿凡達》製作總監、2010年奧斯卡得主斯壯伯格(Stromberg)、《阿凡達》首席形象設計師(lead creature designer)奈威爾‧佩吉(Neville Page)、《阿凡達》形象設計師克瑞格‧秋吉(Craig Shoji),阿列克斯‧阿瓦雷茲(Alex Alvarez)。星期五下午,在聖地亞哥會展中心二樓,和數百位動漫迷分享了他們的創作思想和技巧。

    《阿凡達》首席形象設計師(lead creature designer)奈威爾‧佩吉(Neville Page)履歷不凡,除《阿凡達》外,還曾經參與過《超人》、《X-戰警》等多部大片的製作。他說,每一項設計都從一個核心觀念開始,這個核心觀念來自影片導演的意圖。各個導演的風格不同,有的導演非常模糊,可能只是要創造一個「巨大」、「紅色」的新物種。而《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的指令則非常具體,比如,要設計一個猛獸,它有四隻眼睛,兩隻看前方,兩隻看後方。
從核心觀念出發,形象設計師的工作是:創造出符合導演要求,又能使觀眾感到新鮮有趣的動物形象。為了設計一種動物,他往往要畫上百個剪影,比較哪一個在銀幕上更「上像」。

    然後要進一步設計出動物身體活動時的各種狀態。比如動物吃東西、呼吸,眼睛睜開、閉合、瞳孔擴散、縮小時的具體形象。每個部位都要設計出上百種變化。

    為了使設計出的動物既好看,又符合自然原理,佩吉學習了大量的動物學、生物學、解剖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在設計《阿凡達》中的大鳥斑嘯(Banshee)時,他甚至把所有的頭骨形狀都畫了出來,用紙板和螺絲製作了一個模型,確保斑嘯的頭骨骨骼能夠完成張嘴、進食、呼吸等動作。

最有趣的是,佩吉甚至考慮到,在潘朵拉星球的環境下,斑嘯以100—200英里的時速飛行,如果張開嘴,空氣壓力會使它的頭炸開。於是他特意在斑嘯的口部後面設計了一種孔竅,減輕其口部氣壓。

    佩吉說,設計斑嘯最難的一點是,要讓納美人能夠把它當成坐騎,在空中飛翔、戰鬥、做出各種瀟灑的姿態而沒有下墜之虞。為此他大費周章。

    阿瓦雷茲的工作是在佩吉工作的基礎上,將二維的動物形象進一步加工,變成三維動畫。阿瓦雷茲從事三維製作有15年經驗,可稱「三維全才」。他使用的工具軟件包括Photoshop, Maya,ZBrush, Headus, Bodypaint, After Effects等等。他說,與形象設計師相比,他的工作技術成分多,創意成分少。

    即便如此,他的演示還是讓觀眾見識了動畫製作的每一個過程都要包含多少創作性在裡面。以「質地選擇」為例,同樣的生物外形,由於色彩和皮膚質地不同,給人的觀感竟然完全不同。

聖地亞哥國際動漫展(Comic-Con)現場展出的《阿凡達》中的大型裝甲外衣。
    阿瓦雷茲演示了從拿到一個二維動物形象,到使用各種繪圖工具,把它發展成三維,具有一定的色澤和質地,能夠活動起來並且和周圍的環境相配合,整個過程需耗時一個星期。
2010年奧斯卡最佳藝術設計獎得主斯壯伯格強調說,拍攝《阿凡達》的難度在於,從整個潘朵拉星球到其中細小的樹枝,都是從無到有、人工設計出來的。「我們製造了50個虛擬環境,用真人演員先在虛擬環境裡拍攝一遍,然後再用虛擬攝像機拍攝一遍動畫。所以在一定意義上,這部電影我們拍了兩遍。」

    《阿凡達》的創意過程看得觀眾目瞪口呆,一位陶藝老師不斷驚呼:「這太聰明了!你們簡直是天才!」

    2009年,卡梅隆導演就是在聖地亞哥的動漫展上舉行的《阿凡達》新片發佈會,轉眼一年過去,這部劃時代的巨作從展望變成歷史。又是在聖地亞哥,來自世界的動漫迷有機會看到,在壯觀的場面背後,是精細不苟的、艱苦的勞作。

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10/7/26/n2976845.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